- 硫酸裝置生產(chǎn)過程中鍋爐液位波動的原因分析
前言
水的飽和蒸汽溫度
水在特定條件下加熱時,溫度會逐漸上升。當溫度達到某一特定值后,水開始沸騰。此時,若繼續(xù)加熱,溫度將不再升高,水則從液態(tài)轉變?yōu)闅鈶B(tài)。這一特定溫度即為水的沸點,同時也是水的飽和蒸汽溫度。在此溫度下產(chǎn)生的蒸汽被稱為飽和蒸汽。若繼續(xù)對飽和蒸汽加熱,它將轉變?yōu)檫^熱蒸汽。而這個特定條件取決于該狀態(tài)下的壓力,即水的飽和蒸汽壓力。在日常生活中,若處于標準大氣壓(101KPa)下,水的沸點為100℃,我們能夠將食物煮熟。然而,若身處高原,大氣壓僅約70KPa(絕壓),此時水的沸點不足90℃,導致食物不易煮熟。在這種情況下,需使用高壓鍋,其壓力可達180–200KPa(絕壓),使水的沸點升至約120℃,從而輕松將食物煮熟。因此,水的飽和蒸汽溫度與壓力之間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,這一關系可通過下載《數(shù)字硫酸》APP中參數(shù)查詢獲得,也可以通過《水和水蒸氣熱力性質表》查得。此外,也可利用簡單公式進行估算:將飽和蒸汽壓力的公斤數(shù)進行兩次開方,再乘以100,即可近似得到飽和蒸汽溫度。例如,硫酸裝置余熱鍋爐通常工作在4MPa壓力下,40經(jīng)過兩次開方后乘以100,結果約為251℃,而查表可知3.97MPa對應的飽和蒸汽溫度為250℃;低壓飽和蒸汽一般控制在0.8MPa,8經(jīng)過兩次開方后乘以100,結果約為168℃,查表0.79MPa對應的飽和蒸汽溫度為170℃,兩者基本吻合。
那么在了解水的飽和蒸汽溫度后,我們來分析一下硫酸裝置生產(chǎn)過程中鍋爐液位波動的原因:
裝置開車,在正常情況下,噴磺前鍋爐應持續(xù)保持穩(wěn)定的上水量,通過鍋爐定排系統(tǒng)控制汽包液位,以防止在啟動過程中省煤器因超溫而燒壞換熱管。投料后,鍋爐液位會出現(xiàn)波動,但由于操作方式不同,液位波動的幅度也有所差異。此時液位波動由幾個方面引起:
1、硫磺噴入焚硫爐燃燒,導致鍋筒受熱,大量水汽化,鍋筒中的水轉變?yōu)樗旌蠣顟B(tài),體積膨脹,從而使液位升高。為防止液位過快上升,開車時應盡量控制硫磺量的循序增加,切忌大幅增減。同時,在噴磺前應將汽包的液位控制在較低水平,以便水汽膨脹時有足夠的緩沖空間。
2、在噴磺操作后,鍋爐壓力逐漸上升。若壓力增長過快,飽和蒸汽溫度隨之升高,原本已汽化的蒸汽會重新冷凝成水,導致液位下降。相反,若壓力在控制過程中突然降低,飽和蒸汽溫度下降,大量水迅速汽化,液位則會大幅度上升。因此,在開車過程中,穩(wěn)定控制鍋爐壓力對維持鍋爐液位的平衡至關重要。若壓力出現(xiàn)大幅度波動,液位將頻繁上下波動;而若壓力保持平穩(wěn),液位也能得到有效控制。
3、在裝置運行過程中,若一臺精硫泵突然跳停,焚硫爐的熱量將大幅下降,鍋筒蒸發(fā)量隨之大幅減少,導致鍋爐液位急劇降低。由于鍋爐給水系統(tǒng)自動補水,若產(chǎn)汽量未能及時調整,仍保持原有產(chǎn)汽量,鍋爐壓力將迅速下降,進而引起飽和蒸汽溫度降低,鍋筒蒸發(fā)量又會急劇增加,使得液位迅速上升。因此,精硫泵跳停會導致鍋爐液位先降低后上升的現(xiàn)象。若處理不及時,可能會引發(fā)鍋爐滿水問題。
4、在裝置運行過程中,管網(wǎng)壓力的波動對鍋爐液位影響顯著。若管網(wǎng)壓力驟然升高,飽和蒸汽溫度隨之上升,原本已汽化的蒸汽會重新冷凝成水,導致鍋爐液位大幅下降。由于鍋爐給水系統(tǒng)自動運作,會大量補水以維持原有液位。然而,當壓力迅速恢復時,飽和蒸汽溫度降低,大量水分再次汽化,使得鍋爐液位迅速上升。因此,管網(wǎng)壓力突然升高會導致鍋爐液位先降后升的現(xiàn)象,若處理不當,可能引發(fā)鍋爐滿水。若管網(wǎng)壓力突然降低,飽和蒸汽溫度下降,大量水分汽化,液位迅速上升。由于鍋爐給水系統(tǒng)自動調節(jié),上水量會大幅減少甚至完全關閉。當壓力快速恢復時,飽和蒸汽溫度升高,大量汽化蒸汽冷凝,導致液位迅速下降。因此,管網(wǎng)壓力突然降低會導致鍋爐液位先升后降的現(xiàn)象,若處理不當,可能導致鍋爐干鍋。